首先普及一下什么叫指静脉。
指静脉是一种通过手指静脉图像进行识别的技术,因为指静脉在皮肤之下,不像指纹容易磨损变化,并且稳定性高,难以窃取、复制,而且认假率远远低于指纹、人脸等其它的识别方式,所以之前已经在银行、军工、老人社保认证和高考认证等领域成熟应用。
相比指纹识别、人脸识别,指静脉识别在安全性上要高出好几个等级,在适配性、便捷性等方面也优于其它,综合来看是最适用智能锁的识别方式。而且指静脉识别对老人、孩子很友好,这两类人群指纹不稳定,但是通过指静脉识别,准确度极高。
那这么好的识别技术,为什么此前一直没听说,近两年才开始在智能门锁上应用呢?
首先是体积,指静脉的识别模块此前的体积一直很大,此前应用在银行等设备上的体积也非常大,如果照搬的话,根本无法安装在常规体积的智能锁里。
其次是价格,指静脉识别模块之前的造价一直很高,就导致指静脉识别的智能锁售价也远贵于指纹锁。近两年才有所下降,但即使如此,指静脉智能锁的成本目前也要比指纹锁高三四倍。
降成本、缩小体积,对于致力做指静脉的锁企来说,这都是要逾越的难关。
相比之下,指纹在目前是非常主流的识别方式。根据相关数据,2021年智能锁市场,约有50.99%的消费者选择指纹锁。近年来,主流锁企也在尝试人脸识别的方式。
究其原因,是因为智能手机上广泛采用了这两种验证方式,进行了市场教育,更容易被人熟悉和接受。
对于手机厂商来说,虽然指纹和人脸识别不如指静脉识别精准度、稳定性高,但是,前两种方式的传感器体积小,可以被装进手机,而指静脉识别的传感器体积过大,要做进手机基本没有可能。因此,市场对指纹和人脸识别方式的接受度高。这也是指纹和人脸识别成为主流的一大原因。
但是随着C端用户越来越普及,对识别率、适配度要求越来越高,指纹识别遇到瓶颈。老人年纪大,容易因为身体原因导致指纹不清晰,孩子在14岁之前的指纹尚未定型。经常有老人孩子打不开指纹锁的情况,影响了使用体验。而且指纹识别无法辨别活体和非活体,安全性略差。
人脸识别也存在一些不足,比如双胞胎就很难区分,容易误识。其次,人脸识别智能锁,需要用户站在合适的位置,稍微偏一点就无法识别。在夜晚或者楼道较暗的场景,人脸识别率也会受影响。
另外,人脸识别智能锁,需要的计算量大,功耗高,电池耐久性比较差,需要频繁更换电池。
第三,用户对人脸识别指纹锁有一定的安全担忧,尤其是一些高端用户,更担心自己的人脸信息泄漏,对这种门锁有一定的担忧。人脸识别智能锁价格相对较高,而高端用户对隐私安全有比较敏感,两者相悖,也影响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。
另外,人脸识别在开锁过程中增值感不强,即使成功识别,仍需要手动去拉门,并没有让入户变得更加简单。
相比之下,指静脉识别不存在上述问题,无论是老人孩子,还是手上沾了油污或者水,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识别。而且,指静脉识别要求必须是流动的血液,安全性很高。在开锁速度上,指静脉和指纹时间相当,比人脸识别速度更快。
指静脉民用需要大投入
指静脉识别强大的功能有目共睹,在之前,曾经有一些锁企同行尝试做指静脉智能锁。
要做指静脉锁,需要解决两大问题。
第一个是解决指静脉传感器的体积问题,前面已经讲过。
第二是指静脉锁识别的优化。传统使用指静脉识别的ATM加钞保险柜、银行柜面终端识别口设计,以实用为主,没有体积的顾虑。早期做指静脉识别的锁企,为了节约研发、工厂开模的成本,几乎原封不动把识别口搬到了智能锁上。指静脉识别和智能锁融合度比较差,不够美观,同时开锁体验也不好。
指静脉技术研发成本高,市场还需要教育,很多企业考虑到投入产出比,浅尝辄止,没有继续追加投入,而是转向了更为保守的人脸识别,但是指静脉技术远比人脸识别更为安全这是毋庸置疑的,后期指静脉也将成为只能锁的下一个主流。